您好,  欢迎来到 环保产业网 请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环保资讯

云南群星化工公司烧锅寨渣场 环境整治方案 (简本)公示

分享到: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T |T


1概述

1.1公司概况

云南群星化工有限公司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临安镇陈官村,成立于2001年6月,是由美国群星化工有限公司和云南省建水县化工总厂、北京中汇圆通投资咨询中心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总投资额300万美元。2006年1月6日美国群星化工有限公司将其在云南群星化工有限公司52%的股权转让给了台湾投资者顾竹锋先生,2006年9月云南富盛锌鑫投资有限公司收购了另外48%的股份,形成了现在的滇台合资企业。

云南群星化工有限公司采用连续式固相转炉氧化法制备锰酸钾,主要生产和经营高锰酸钾系列产品,年生产能力为12000吨,产品销往国内、国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针对高锰酸钾生产线项目已经办理相关环评手续。

1.2项目概况

1.2.1渣场基本情况

云南群星化工有限公司烧锅寨渣场始建于1978年,由建水县化工总厂自行设计、自行建设而成。烧锅寨渣场断断续续已运行了近四十年。根据公司相关环评资料,项目正常生产时年产生苛化渣4241t/a,产生锰渣3907t/a,其中锰渣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于厂区临时堆存后外卖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金山气体净化剂厂,用作脱硫剂生产;苛化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部分项目区暂存后外卖,不能及时外卖部分运至距离公司8km外的烧锅寨渣场堆存。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市场等原因,将不能及时外运的苛化渣以及锰渣外运至公司8km外的渣场堆存。1978年建成至今现已经堆存约12万立方米废渣。

渣场已经建设多年,堆存了部分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能及时外卖的苛化渣以及少量锰渣,业主为了了解项目区堆存废渣属性,业主在老渣场共采集41个样(每个样3个平行样)后送至监测单位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项目区堆存废渣属于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1.2.2渣场现状及存在问题

烧锅寨渣场占地面积140亩,场区由两条冲沟组成,渣坝采用库尾进占法分层堆坝。由于渣场建成较早,其未经专业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建设,其建设及运行管理不规范,从现场踏勘情况看,现状渣场仅利用了其中的右支沟上右岸,形成了一个50m高的废渣平台,现阶段仅在堆渣下游有两道拦渣坝现阶段无渣体溃坝现象,场区内外无截排水设施,同时部分渣体堆高高于一侧乡村公路,雨季易造成渣体表面冲刷水汇集冲刷路面,其存在环保设施不足、渣场建设不规范等问题。

为减少渣场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充分考虑渣场后期运行,经与行政监管部门充分沟通后,云南群星化工有限公司需要对烧锅寨渣场已经堆存废渣进行安全环保综合治理,若后期渣场需要继续运行,需要由业主委托设计单位按照渣库相关规范对渣库另行设计、建设。本次方案主要针对已经堆存废渣进行安全环保综合治理方案设计。

1.3交通位置

云南群星化工有限公司烧锅寨渣场位于建水县城南东部,距离建水县城约10公里,行政区划隶属建水县新寨村委会管辖。场址至建水县城约10km,有水泥公路直接到达,交通较为便利。建水县距蒙自市约74km,距昆明市约200km,均有国道或省道公路相通。

2区域现状环境质量

2.1地表水环境质量

烧锅寨渣场位于建水县新寨村委会烧锅寨村辖区内,距离项目最近的西侧0.8km处的小寨村河,其由南向北汇入象冲河后向北至东坝镇周家庄附近汇入泸江河。根据《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本项目涉及的河段属于泸江坝心~温水潭河段,主要功能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一般鱼类保护,由于《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未对小寨村河水体功能进行区划,因此小寨村河参照泸江坝心~温水潭河段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标准。

根据业主单位调查,项目区地表水体无集中饮用水取水点。

根据2017年3月红河州环境监测站对小寨村河(项目区地表水径流方向上游)、黑龙潭闸门处(项目区地表水径流方向下游)地表水体中pH、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铅、锌、镉、锰、氰化物、砷、硒、六价铬、氟化物、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共20项因子进行的指令性监测结果表明,区域地表水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除总氮及1#断面汞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其超标因子不属于项目特征污染因子,总氮超标主要是由于区域村庄生活污水等外排导致。

同时根据2017年7月建水县环保局委托云南众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了小寨村河(项目区地表水径流方向上游)、黑龙潭闸门处(项目区地表水径流方向下游)地表水体中pH、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挥发酚、氰化物、汞、砷、硒、锌、铜、镉、铅、锰、钾、六价铬共20 项因子的现状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其地表水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

根据不同时段环境监测结果表明,区域地表水没有出现由于项目造成的特征污染物超标。

2.2地下水环境质量

项目区地下水环境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根据业主及相关调查,区域地下水均无饮用功能。

2017年3月红河州环境监测站对项目区地下水径流方向下游的小寨村井水中pH、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铅、锌、镉、锰、氰化物、砷、硒、六价铬、氟化物、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类共20项因子进行了地下水环境指令性监测,根据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其水质满足地下水环境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2017年7月由建水县环保局委托云南众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项目区地下水径流方向下游的小寨村井水中pH、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挥发酚、氰化物、汞、砷、硒、锌、铜、镉、铅、锰、钾、六价铬共20项因子进行了环境监测,根据监测结果,监测点地下水水质满足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

综上,根据不同时段区域地下水径流方向下游地下水环境监测结果表明,经过40年堆渣,废渣堆放没有对区域地下水环境造成影响。

3固废渣场整治方案

云南群星化工有限公司烧锅寨渣场始建于1978年,由建水县化工总厂自行设计、自行建设而成。烧锅寨渣场断断续续已运行了近四十年。1978年建成至今现已经堆存约12万立方米废渣。

根据调查,云南群星化工有限公司烧锅寨渣场及周边不存在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地,区内也无国家规定的保护动植物。

根据2017年云南伟力达地球物理勘测有限公司对渣场及附近区域工程进行的物探勘查报告,其场地内200米深度范围内,物探未发现影响场地安全较大的岩溶空洞,场区内不存在断层破碎带,在场区内未发育天然滑坡及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同时根据2017年3月红河州环境监测站以及2017年7月云南众测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烧锅寨渣场下游区域的小寨村机井的地下水监测结果表明,经过40年堆渣,其水质依然满足地下水环境执行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对小寨村河、黑龙潭闸门处地表水监测结果表明,区域地表水没有出现由于项目造成的特征污染物超标。

从现场踏勘情况看,烧锅寨烧锅寨内已堆废渣祼露于地表,场区内外无任何截排水设施,为降低已堆存废渣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且不影响后期建设运行,经与行政监管部门充分沟通后,云南群星化工有限公司对烧锅寨渣场已经堆存废渣进行安全环保综合治理,对后期渣场运行方案的设计、建设另行委托。

针对已堆存的老渣堆的安全环保综合治理,主要方案如下:

a)       降低老渣堆顶面标高,并对渣顶平台覆土植被;

b)      沿废渣平台外围设置浆砌石截洪沟。

为保障烧锅寨渣场安全持久的运行,在对已堆存的老渣堆完成安全环保综合治理束后,企业应尽早开展后期渣库的规划建设,主要如下:

a)  在利用现有设施基础上确保拦渣坝满足相关要求;

b) 针对渣库设计规范排渗、排洪系统,实现雨污分流的同时降低渣坝内的浸润线高程,增强坝体稳定性;

c)  根据相关规范设置监测井;

d) 同时充分考虑现有堆渣及后期堆渣稳定性,建议将未来新进废渣优先堆填在老渣堆体的坝脚处,通过新渣坝体的分台压坡,消除老渣坝体高陡边坡的滑坡风险。

针对渣库继续服务的设计、建设请业主委托设计单位按照渣库相关规范另行设计、建设。

3.1已堆渣体整治

为防止雨季渣体表面冲刷水汇集冲刷路面的同时减小渣体扬尘设计降低老渣堆顶面标高,并对渣顶平台覆土植被。

首先,需推平并降低废渣顶面标高。为给覆土预留空间,降低后的废渣顶面标高比相邻公路低1m左右。

渣堆顶面表面应覆土两层,第一层为阻隔层,覆盖0.3m的压实红粘土层,防止雨水渗入渣体内;第二为覆盖层,覆天然根植土层(可利用早先库区清表的根植土),以利植物生长,敷设厚50~70cm厚的表土并植树以恢复植被。渣场封场后,渣坝顶面按i=1.0%坡向渣顶雨水沟,该沟与四周的截洪沟相连。为防止扬尘和雨水冲刷,与后期堆渣体相接的下游坡面采用0.5m厚HDPE防渗膜临时遮盖。

老渣堆复垦后,仍需继续维护管理,直到稳定为止。要防止覆土层下沉、开裂,避免堆渣体失稳而造成滑坡等事故。

3.2排洪设施

为减少进入渣场的雨水,在渣场四周设置浆砌石截洪沟将渣场外围汇水排至场区外。截洪沟为浆砌块石结构,矩形断面,截洪沟沿场区四周布设,平均沟底坡3%,沟底座落在密实粘土层上,末段陡坡段沟底设置台阶消能。将截洪沟以上汇水面积的大气降水排出项目区进入渣库下游水体。

4环境保护

4.1扬尘

在渣场整治工程中,运土和装卸土环节均会产生扬尘,扬尘的大小取决于渣、土壤的含水率及气象条件等因素。施工时运输车辆谨防装载过满,减少其沿途遗洒;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的泥土和灰尘,冲洗轮胎并定时洒水压尘,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

4.2噪声

本渣场整治过程仅有推土机和运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间断性噪声,噪声对周围影响较小。

4.3废水

根据现状监测,已堆存废渣没有对区域地表水、地表水环境造成污染,本次整治在旱季进行,整治结束后及时进行覆土植被,影响进一步减小。

4.4 绿化

绿化在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污染和美化环境等方面起着特殊作用。绿色植物具有保持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吸附粉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调温调湿、改善小气候等功能。针对该项目的主要特点,宜选择水土保持能力好,吸滞粉尘性能好的、易活、易长的树木和草。

为了减少粉尘飞扬、入库雨水量,确保废渣坝的安全,当场内废渣平台有一定面积时,可用粘土进行局部封场工作。为了防止废渣直接暴露和雨水渗入堆渣体内,渣场封场时表面应覆土两层,第一层为阻隔层,覆盖0.3m的压实红粘土层,防止雨水渗入渣体内;第二为覆盖层,覆天然土壤,以利植物生长,敷设厚50~70cm厚的表土并植树以恢复植被。

5投资估算

   老渣体复垦投资估算内容为:渣顶平整压实、覆土植被及场外截洪沟等。根据投资估算,本次针对已经堆存废渣进行的环境整治拟需要投资87.6万元,由企业自行筹备。

6要求及建议

(1)后期渣场运行的设计、建设应结合老渣坝体的堆存现状通盘考虑。

(2)雨季前及雨季期间应做好排水沟等排水设施的清理维护工作,以确保水流通畅。

(3)为便于废渣坝体的整治,环境整治工程施工应安排在旱季实施。

 

                                                                                                                         于2018年4月20日公示



请 登录 后在发表信息

提交

下方

官方微信

Copyright © Fri Aug 08 04:52:27 CST 2025 环保产业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605号-1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1515 QQ客服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