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环保政策,为什么有的企业蒸蒸日上,有的企业却濒临破产?有的地方突飞猛进,有的地方则是死寂沉沉?
一位生态环境部的资深研究专家表示,越是存在污染和转型问题的行业,越希望环保更严格,因为越早地进行环保整顿,行业未来的发展会越稳定,也越不会受到各种经济社会形式的负面影响。
最简单的例子是,水泥、玻璃和陶瓷灯行业,在早期的环保整改中,经历了“蜕变”,所以现阶段的环保督察工作,基本上不会影响到它们,就算存在影响,影响程度也有限。
肯定有人会上面的说法“一派胡言”,持有反对意见者会说水泥行业、钢铁行业等不是受到的影响很大吗?
上述专家说,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形势严峻,环保政策收严,错峰生产和限产停产,可以逐步降低库存,大大遏制行业的恶意低价竞争,从而优化行业环境,大幅度改善行业效益,有些上市企业的毛利可以超过40%。
还有钢铁行业,中央环保督察、地方督察,以及各项专项督查可以大大减少无效和低水平的供给,为“好企业”腾出更大的空间,促进产业规模、技术等多方面的升级和更新。
所以说来说去,环保问题最终还是一个经济问题。在环保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声音,也会有错误的舆论,因此需要仔细分辨,去伪存真。
而有关环保影响经济的说法,本身存在逻辑性错误,当然了,如果非要说影响了经济,那也是“一刀切”式的环保,或纵容污染违法企业等极端发展方式。
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